Monday, April 03, 2006

誰是旅行者,誰是魔術師?




























早陣子終於在HMV買到由不丹的宗薩仁波切Khantse Norbu Rinpoche.執導的電影[旅行者與魔術師]的DVD.還記得三年前,在藏語班認識的新同學跟我說她的佛教師傅拍電影,還邀請我去看當時在電影節播放的這套電影,可是因為剛好有機會第一次去滇藏地區考察,就不得把看電影的機會落空了,其實之後一直”盼望”有機會找到它的DVD.終於是在兩年後,也是自己當過了好幾次旅行者(藏地),好像準備好的時候,把它找到了.

[旅行者與魔術師] 這個故事發生在不丹一個小村落裏,講述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年青村官,響往現代化的城市生活,他毫不考慮要離開小村落,一心要到”夢想”以久的美國當工人.他在離開村子的路上帶著行李箱等待著公車,過程自覺很不順利,途中還碰上了一些人,其中一個給他講了一個關於” 夢想”的故事, 旅行者心靈的旅程原來此刻經已開始

看完了電影,在DVD裏的Extra feature找到了The Making Of… , 除了看到了不丹如此自然美麗的山區拍攝花絮之外, 當中還加插了導演, 監製與一眾演員的訪問, 因此對整個電影的認識好像更加活靈活現.

導演出生於不丹,是一個德高望重的藏轉佛教的轉世活佛,今次已經是他第二套執導的電影了,他八十年代在倫敦的SOAS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y) 進修的時候,便開始迷上了看電影,習慣在課餘時間進進出出電影院.後來有機會在電影[Little Buddha] 當顧問,之後終於在1999年拍了第一套電影 [小喇嘛看世界盃],叫好也叫座.

尤其有趣的是導演本身是如此的一個受景仰傳統宗教的上師(活佛),一般會想像他應該是坐在寺廟的寶座上,帶領喇嘛們誦經,講佛,替百姓加持,受百姓朝拜,怎會想到會與一眾老外組成的攝影隊,平起平坐的在不丹山溝的公路上跑來跑去,架上攝影機器,喊著,”Action… Cut!”

他說很多人會有以上的看法,人們一般想到電影,便立即把它與商業,金錢,權力,腐敗聯繫上,而這些是不應該與一個出世的出家人牽上任何關係的.他說人們一看就是負面,這不就是把電影能有的正面的貢獻力量封死了,觀眾自願的聰耳不聞,這樣無知的看法,實在是太可惜了.

其實想法最簡單不過,他說傳統的唐卡藝術是作為弘揚佛法的介面,其實電影也可以是有相同的性質,只不過這個介面的用具與方法換了是從現代技術出發. 唐卡畫師用的是畫筆,那麼他只不過是用鏡頭, 以及會動的畫面,把想法想展示出來

其中很容易看出片中說到我們一般永遠覺得山的另一邊,那些草是比較自己這一邊更青蔥一些,問到導演怎麼看這一點,導演只說了這“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這一邊相對來說也就是另一邊的人想看到的所謂他們的另一邊,這樣看下去的話是無休無止的互相盼望.

片中釋演說故事的喇嘛其實不是出家人,而是不丹的學者,專門選寫關於不丹民族與文化方面的,難怪他在電影裏跟男主角說理的時候,有不硬逼的說服力量.當問到他對劇本的看法的時候,他說現代化的男主角一心想脫離那代表傳統的,落後的村落與文化.但當他在路上等著公車的時候,很快在他的後面出現了另一個也走來等車的喇嘛.對演員來說那個喇嘛其實就是男主角的下意識.很多時候我們想脫舊擁新,但是我們深層的文化,傳統,過去這些代表自己根的一部分,永遠會在你以為自己已經拋下了之後不久跟上來了.那就是說我們要好好看待與思考跟自己這些根部文化的關係,怎麼去瞭解自己,認同自己,消化吸收轉化,然後一併帶著繼續走下去,這一點也就是代表了對現在不丹人來說,怎麼帶著傳統文化去加入二十一世紀的關鍵.

等你們都看過了電影,才再寫電影裏的感想吧.


後記:
看完電影,寫完這篇"讀書報告"
突然想起幾年前跟姐姐和朋友在渡輪上做過的一個藝術裝置展覽
我寫的"作品敘述"頭兩句是這樣的:
"每個人都是旅行者,帶著行李箱..."
啊!那不就是片中的男主角?後面幾句,怎麼想不起來了?

電影網頁
http://www.travellersandmagicians.com/travellers.html
http://www.zeusfilm.com/travellersandmagicians/

No comments: